科研成果

  1. 神经康复

1、医工结合,立足临床

依托南京医科大学及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平台,陆晓教授承担康复机器人相关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及江苏省重点研发项目,研究团队与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医科大学生物工程与信息学院开展深度合作,成功研发“多模态联合镜像理论”的上肢柔性康复机器人及“自适应控制与人机共融”的下肢康复机器人,在国内康复机器人研发领域处于领先水平。

上肢康复机器人:多模态+镜像理论

下肢康复机器人:自适应控制+人机共融

李勇强副教授研究团队发现平地行走式外骨骼机器人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和下肢运动功能,其疗效与常规步行训练相当。鉴于外骨骼机器人固有的优势特标准化的训练环境、适应性的支持以及足够的训练强度可大大减轻治疗师的负担在步行训练方面外骨骼机器人或可成为康复治疗师的强大助手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功能康复。研究成果已发表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认知康复

陆晓教授研究团队发现rTMS+认知训练改善PSCI患者整体认知功能、执行功能、工作记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优于认知训练,但是改善记忆力的疗效并不优于认知训练。研究成果已发表Ageing Research Reviews杂志(IF=13.1)

王彤教授及朱奕副教授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阿尔茨海默病、轻度认知障碍和主观认知下降人群的非药物干预和脑机制研究,先后获得1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和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江苏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发表相关SCI论文和中文核心期刊论著20余篇,相关研究成果获得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2年)。

3、成瘾康复

沈滢副教授研究团队在国内较早开展成瘾的康复治疗及机制研究。使用基于经颅磁刺激的神经电生理技术揭示了成瘾者脑可塑性下降,证明海洛因成瘾者运动皮质可塑性下降,且与渴求度相关,而将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作用于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则可降低海洛因成瘾者渴求。系列研究成果发表于精神病学领域高质量期刊Biological PsychiatryIF=11.412)、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IF=11.492)。研究还发现甲基苯丙胺成瘾者运动皮质可塑性受损,且伴随运动学习速度下降,初步揭示成瘾者脑重塑机制,研究成果发表于精神病学领域高质量期刊Molecular PsychiatryIF=11.64)。系列研究成果在江苏、浙江等省各大戒毒所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执笔参与制定浙江省地方标准《经颅磁刺激戒毒康复应用管理规范》。


4、迷走神经刺激在康复中的应用

陆晓教授与王彤教授研究团队发现VNS联合传统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优于传统康复训练,但是改善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并不优于传统康复训练。研究成果已发表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 PsychiatryJNNP)杂志(IF=13.7)


5、虚拟现实技术(VR)在康复中的应用

王彤教授研究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支持下,验证了基于神经环路的新型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疗效,为脑卒中康复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6篇,其中SCI 9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17篇,并发表专家共识1

6、学科交叉,聚焦失能老人三级康复管理

江钟立教授研究团队与老年医学科合作顺利完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老年失智失能三级康复网络建设及应用示范》项目,发表了20余篇中文英文相关论文,制定了5种老年失能失智分级标准及可视化评估工具,该论文发表在2024年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上,为进一步完善失能老人的三级康复转介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持。





  1. 重症康复

发表《成人气管切开拔管中国专家共识》

陆晓教授牵头撰写成人气管切开拔管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已正式发表于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学杂志。共识以拔管流程为主体,以气道管理、康复治疗为两翼,围绕七大临床问题的共识意见,构建了成人气管切开拔管临床路径。


  1. 心脏康复

  1. 首创生理性缺血训练技术

  1. 多年来围绕“生理性缺血训练技术”,励建安教授、陆晓教授及郑瑜副教授研究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发表论文60余篇。生理性缺血训练技术为励建安教授及陆晓教授团队国际首创,即反复在正常骨骼肌造成暂时缺血(袖带加压),可对远隔的缺血心肌组织起到保护作用。适用于急慢性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心衰的康复。团队已证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致力于探索其发挥心脏保护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证实生理性缺血训练通过促进外周血循环外泌体LncRNA TUG1归巢到梗死心肌局部,激活LncRNA TUG1/HIF-1a/VEGF-a通路,促进内皮细胞增殖,从而发挥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保护作用,研究结果发表在心脏领域权威期刊Basic Research in CardiologyIF=9.5)。

  1. 同步研发便携式生理性缺血训练仪,配合智能手环与App,开展居家心脏康复,已授权专利5项,推广至全国超50家康复医疗服务机构。

  1. 技术创新与交叉合作

通过医工结合,自主研发心脏康复相关智能硬件及软件设备,探索互联网+模式下全疾病周期智慧RIC训练对心梗患者治疗的有效性,推广生理性缺血训练,惠及心脏康复人群超5000人次。



  1. 呼吸康复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远程肺康复

励建安教授研究团队发现远程监督下的肺康复干预可有效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运动功能和肺功能,研究成果已发表Thorax杂志(IF=10.0),为抗击疫情贡献“康复力量”。

  1. 肺癌围手术期ERAS研究

陆晓教授及郑瑜副教授研究团队发现围手术期肺康复纳入胸外科快速康复外科方案可降低术后并发症50%、改善患者的预后,有利于增加患者的医疗获益。研究成果已发表Thorax杂志(IF=10.0)